□邱振峰
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。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,體現出了我們黨求真務實,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,展現黨對我們國家各項事業高度負責的鮮明態度。
調查研究是智慧之源,行動之基。我們黨從小到大、由弱變強,始終保持先進、闊步向前,離不開調查研究。早在1930年5月,毛澤東同志在《反對本本主義》中提出“沒有調查,沒有發言權”的著名論斷。大興調查研究,是共產黨人堅持求真務實的真實寫照,是各項決策和制度政策與時俱進的科學保障。調查研究事關國計民生,必須從嚴從實,做到基層實情真知真察、問題癥結一針見血、化解措施精準有效、高質量發展有據可依、基層服務和建設有章可循。
知政失者在草野。調查研究是發現事物發展衍變背后規律的良方。唯有經過用心調查、實踐,才能準確了解基層實情。一次高效的調查研究,往往能夠折射出基層干部的精神面貌,反饋出群眾對大政方針落地生根的真切感受。有時候,一些看似不起眼的“街頭巷議”“家長里短”“圍爐夜話”,恰能成為發現問題的“突破口”和“聚光燈”,促進調研走深走實見真效。
“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”那么,該如何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呢?一方面,必須要心無旁騖,潛心調研。首先要目標明晰、方案科學、直追實情;其次要真心實意抓調研,力戒走馬觀花、徒具形式的“眾星拱月式”調研,遠離官僚主義、本本主義等不良風氣。一顆真心撲到田間地頭、企業一線,與群眾促膝長談,聽取實情,有一說一,報喜也報憂,做實調研一手資料。
另一方面,必須要心系人民,篤行善思。深刻認識人民的主體地位,做到權為民所用,情為民所系,利為民所謀。要甘當“小學生”,秉持“釘釘子”精神,多問“十萬個為什么”,以人民為師,向人民虛心求教,及時總結和凝練人民群眾最新實踐經驗、最新問題和矛盾根源,將“調查”與“研究”有機融合。做到研究問題、分析風險、發現癥結環環相扣,對策制定依據充分、行之有效。
新時代呼喚新作為,新征程要有新擔當。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大興調查研究這個“牛鼻子”,主動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,撲下身子、深入基層,汲取源頭活水,以務實管用的破解之策解難題、辦實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