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中國第一個國際性聲樂藝術節,也是江蘇省及蘇州市中外文化交流與漢語國際推廣的重點項目,自2014年起,iSING!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已在蘇州連續舉辦了7屆。它對蘇州文化的影響力、感染力,包括在國際上文化的傳播和形象塑造都起到促進作用——
當“斗牛士”高歌“將進酒”
11月24日晚,在慷慨激昂的音樂聲中,一位位青年歌唱家邁著矯健的步伐走上舞臺,聲情并茂地為現場觀眾帶來一曲李白的《將進酒》。“君不見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君不見,高堂明鏡悲白發,朝如青絲暮成雪……”這是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的演出現場,在新時代集團旗下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舞臺上,中外藝術家一同為現場觀眾呈上15首創作曲目,為2020iSING!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演出吸引了近800位觀眾親臨現場,作為全球第一批幸運觀眾,他們見證了中華千古名篇的絕妙演繹。
11月24日,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。各國青年歌唱家用漢語唱響了譜曲后的唐詩名篇。
以唐詩之名
用當代藝術演繹古代文化
《黃鶴樓》《靜夜思》《別董大》《江雪》《詠鵝》《詠雪》《將進酒》……一首首耳熟能詳的古詩出現在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的節目冊上,這些曲目均為“iSING!國際青年作曲家比賽”的獲獎唐詩聲樂作品,演員們通過戲劇化的動情演繹,展現了當代舞臺藝術與千年文明的對話。
據了解,2020iSING!國際青年作曲家比賽是全球首次以唐詩為創作對象的年度文化盛事,比賽歷時7個月,共有18個國家的101位作曲家參賽。經過7位蜚聲海內外的作曲家、指揮家、歌劇專家和歌劇表演藝術家組成的評委會的嚴格評審,來自8個國家的14位青年作曲家獲獎,這些獲獎作品也首次在蘇州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的舞臺亮相。
“在今年年初,我們舉行了‘2020iSING!國際青年作曲家比賽’全球征集以唐詩為創作對象的原創曲目,主要是因為唐詩的重要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,iSING有責任把唐詩介紹給中外廣大民眾,因此發起了這場創作比賽。”iSING!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田浩江表示,希望以唐詩與現代音樂結合的方式,讓青年作曲家可以進行一種未來音樂的探索與嘗試,讓他們有機會表達對于音樂的未來、其他文化的理解。
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指揮林大葉表示,這是對中國詩詞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,增強了海內外民眾對中國詩詞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度,生動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。它傳遞的不僅僅是音樂,也包含友情、親情、家人、家園、和平等內容。“唐詩是千年前的文化作品,青年歌唱家用當代音樂理念去為它譜曲,這本身就是將古代最輝煌的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有機結合。”
然而,受疫情影響,這樣一場國際性的文化交流活動能如約舉行非常不易。“往屆我們都會通過全球海選招募40多位歌唱家來到這里學習和演出,通過一個多月的集訓,讓外國歌唱家學會用中文演唱,還有國內專家團隊來授課,雙方每天進行文化的碰撞與交流。”田浩江說,今年因為疫情無法開展海選,都是邀請往屆的青年歌唱家參加此次音樂會,但是近一個月的隔離、觀察時間將線下排練時間擠壓到不足半個月,而演唱的歌曲又是極難理解的古詩,時間緊、任務重。
“為了讓演出如期進行,在28天的隔離期間,我們就通過電話、視頻等形式教學。‘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……’就這么短短幾句,都得讓學員重復300次,才能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。”田浩江補充道,因為iSING有一個語音指導在紐約,只能通過長途電話對學員教學,一個字一個字矯正,同時工作團隊還要進行大量的翻譯工作,輔助學員理解唐詩每個字每句話以及古詩的歷史背景等,這些都要在一個多月的訓練中完成。
即便如此,田浩江依然堅持下來,并將一場精彩的演出呈現給觀眾,獲得一致好評。“這絕對稱得上是一場國際性高水準的演出,無論是舞美還是歌唱家演繹,都讓人眼前一亮。”觀眾走出劇院后紛紛感嘆不虛此行。據悉,該場音樂會的實況錄像,將被納入文化和旅游部“歡樂春節”線上演出項目素材,通過海內外主要網絡平臺向全球推出??梢哉f,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是歷年藝術節的集中成果展示。
快閃+講座
將高雅藝術送進市民生活
iSING!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雖然排演時間緊、任務重,但團隊十分注重藝術的普及,讓高雅藝術深入普通百姓。11月19日,藝術節精心策劃的線下活動——星海廣場午間音樂會成功舉辦。8位iSING!Suzhou優秀歌唱家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星海生活廣場,以快閃的形式為市民帶來了《斗牛士之歌》《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》《人們已入睡》《紅豆詞》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等多個經典曲目。
星海生活廣場上,行色匆匆的人們被歌聲、旋律吸引,紛紛慢下了腳步,駐足聆聽,不少觀眾還拿出手機,用鏡頭記錄下這精彩一刻。“這場快閃活動也是今年藝術節的一部分,往年我們還有很多市民活動,包括小型音樂會、講座、快閃等。”新時代集團·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總經理張亮告訴記者,每年在iSING藝術節期間都會組織一些走近市民、走進學校、走進社區的文化活動,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藝術節當中,所以每年為了這個活動,蘇州文化藝術中心都會用很多方式,把藝術節的傳播力、影響力進一步擴大。
今年的活動時間從30天減到不足15天,外籍藝術家人數減少,活動數量減少,規模整體受到壓縮,但是其影響力卻有所擴大。張亮表示:“在全球演出停滯的大環境下,我們的國際藝術節反倒能夠讓國外的藝術家來中國、來蘇州,這其實是中國的首舉,也是世界文化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一個事件,彰顯了我們的文化自信,體現了階段性防疫成果。”
而在往年,除了最終的音樂會演出,iSING!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還會開展全國巡演。2019年,藝術節前往位于南京的江蘇大劇院演出。2018年,青年歌唱家還隨團在南京、上海、北京等地開展巡回演出,均收獲了良好的反饋,藝術節發展的成果也得以傳遞至更多的城市。
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作為iSING!Su?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的支持單位,已經連續7屆為藝術節保駕護航。“可以說,這7年,我們整個藝術中心和集團為藝術節的成功舉辦作出了巨大的努力,包括每年小型活動策劃,場地、人力、宣傳推廣等內容。我們希望讓全世界的藝術家感受到蘇州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,讓藝術節為蘇州文化建設添磚加瓦。”張亮說。
今年,蘇州另外一張國際文化名片蘇州交響樂團也加入“iSING!Suzhou·唐詩名篇”世界首演音樂會,擔任現場伴奏。據張亮介紹,藝術節和蘇交已經合作多年,既然歌劇的演出需要有交響樂團的配合,那么蘇州當仁不讓要用自己的樂團支持自己的文化項目。去年,蘇州交響樂團和蘇州芭蕾舞團共同參與了這個項目,今年8月剛剛成立的新時代少兒藝術團也與外國歌唱家同臺獻藝,進一步體現了蘇州的文化綜合實力。
七年“長跑”
打造一張蘇州響亮文化名片
細細數來,iSING這7屆藝術節不僅為全世界200多位外國藝術家提供了接觸中國、了解中國文化的平臺,也將中國故事、中國聲音向世界傳遞。該品牌還為一批有理想的青年歌唱家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,對田浩江來說,在他36年的歌劇演唱生涯中,從中國到西方,能夠順利登上世界各地的舞臺演出,是一種幸運,但是這種幸運離不開無數人的幫助。“我也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幫助更多的青年歌唱家成長,讓他們有更多發光的機會,這也是我做這個藝術節的初心。”田浩江表示。
Holly Flack就是受益于該項目的一名外籍歌唱家,從2017年開始,在短短4年時間內,她先后8次來到中國。通過這個平臺,她不僅重新認識了中國,還結識了很多的朋友。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中文歌曲,也使她的專業技能得到了提升。作為女高音,她的音域在這個青年歌唱家項目中得以拓寬,對專業有了新的認知。“這個活動本身非常有意義,每次都能給人完全不一樣的體驗,我希望這個項目可以做得更好。”Holly Flack說。
與Holly Flack一樣喜歡上中國文化的Ana Paula Cunningham Malagon 來自墨西哥,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與iSING結緣。雖然學習中文對她來說非常難,但她表示,學習之后會有非常不同的感受,這不僅僅是一種全新體驗,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。“我不是第一次來iSING的項目了,在這里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唱家交流,產生新的思想火花。這次唐詩的題材也非常吸引人,沒有想到中國的古老文化與我家鄉的文化也有共通之處。”她感慨道。
多年的發展與延伸,讓藝術節獲得了更多市民的認可。今年作為公益場次的音樂會演出,200個座位一經放出就被搶空。不少觀眾留言表示,非常想去現場觀看演出,可惜往往搶不到票了,非常遺憾。
“能夠獲得蘇州市民的高度評價與認可,我們深感欣慰,并將這個藝術品牌繼續精耕細作下去,每年都出精品,讓它的影響力繼續擴大。”張亮說道,希望蘇州市民能夠真正把iSING作為蘇州最大的文化品牌項目來看,有更多人參與其中,也希望這個藝術節能夠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,走進更多的城市去交流演出。
(選題策劃 簡平 高巖 稿件執行 羅雯 本版攝影 張?。?/p>